比賽當天放學後,我才知道迎迎參加那天有校內的朗讀比賽。賽前因為模擬考和月考接踵而來,也沒有時間再幫迎迎練習。
雖然去年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沒參賽,還是妥妥的得了第四名 ……
賽前沒練過半次,還能得名,也多虧了以前的底子有打好。
而且我教她的東西,不是主流的朗讀模式,而是比較自然口語的情緒和畫面呈現……
比賽當天放學後,我才知道迎迎參加那天有校內的朗讀比賽。賽前因為模擬考和月考接踵而來,也沒有時間再幫迎迎練習。
雖然去年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沒參賽,還是妥妥的得了第四名 ……
賽前沒練過半次,還能得名,也多虧了以前的底子有打好。
而且我教她的東西,不是主流的朗讀模式,而是比較自然口語的情緒和畫面呈現……
本來很有雄心壯志的迎迎,因為這次花比較多時間準備月考,比賽的部分反而比去年練得還少。幸好因為去年和以往比賽的經驗,在台風和朗讀的基礎上,表現還算穩定。
賽後,她也發現自己的問題,在於語速太快。平常我們說話的速度,一分鐘大約在160~190個字之間,但朗讀的速度還要比說話更慢,隨著內容情緒轉變,聲情和語速,以及停頓的時長也會有所變化。迎迎本身是個語速偏快的孩子,雖然他知道應該要再放慢速度,但練習不夠的結果,就是想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......而且一旦速度變快,面部表情及聲音的細節,例如咬字、聲調、情緒......就很難做到位。不過幸好她意識到自己的缺點,這也算是一種進步吧!
名次公佈後,第一名的同學過來安慰她,認為她今天的表現,比第三名還要好。很開心同學對她有這麼高的評價,兩人也一起約定,明年繼續努力,一起包下前兩名!
最後一年的小小說書人比賽,迎溱和學弟畫下了完美的句點—獲得台北市特優的殊榮。
這次的比賽,非常感謝一路陪伴的搭檔還有家長,從編寫劇本、道具製作...都下了很大的功夫。兩個孩子也不斷在角色上琢磨,無論是迎溱的「阿嬤台灣國語」,還是搭檔的「可愛小孫子」,在聲音表情以及動作上,兩個孩子都不含糊。
一路從一年級比到六年級,看到迎溱從不敢放聲說話,到站上舞台的從容自信、侃侃而談,這樣的進步,真的非常開心。